8月15日开启!| Paolo Knill亲传体系 | 国际表达性艺术疗愈3天工作坊:低技巧·高敏感·深联结
The work of art, as a phenomenon of the inter-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eryday and imaginative realities, is a remarkable entity within rituals of restoration.
艺术创作连接日常现实与想象现实,是修复仪式中的至关重要的部分。
——Paolo Knill《表达性艺术治疗:理论与实务》
周德慧博士带领的表达艺术工作坊图片
受20世纪初兴起的精神分析理论、艺术史发展、新教育运动,以及彼时欧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潮等因素的交织影响,“艺术治疗”作为一门心理健康学科应运而生,并在西方逐渐普及。
1970
Paolo Knill与Shaun McNiff、Norma Canner等人在美国麻省莱斯利大学(现Lesley University)共同创立表达性艺术治疗项目,首次将艺术治疗从单一媒介(如绘画治疗)扩展为整合视觉、音乐、戏剧、舞动等多元艺术形式的跨学科领域。
这一阶段,Knill提出“艺术是存在的现象性桥梁——它无需语言翻译,便能让个体直接触碰情感、创伤与存在的本质。”,强调艺术创作本身即具有疗愈性,无需依赖语言解释。
2000年
美国纽约州通过立法,正式将“艺术治疗”更名为“表达性艺术治疗” (Expressive Arts Therapy),承认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Knill的理论被纳入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的教育认证体系。
Paolo Knill(1932-2020年),国际公认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奠基人之一,美国莱斯利大学表达性艺术治疗研究所创办人之一,并在欧洲研究院(European Graduate Schhool,EGS)建立国际表达艺术治疗培训基地,设立表达艺术治疗的硕士和博士课程。著有《表达性艺术治疗与实务》《灵魂的吟游诗人:多元模式的表达性艺术治疗》等书。
Paolo Knill的“感知互动”理论强调,绘画、音乐、舞动、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本质上是“感官与意识的联觉通道”;而“低技巧/高敏感性”原则则颠覆了传统艺术教育的功利性,主张“放下技巧负担,让潜意识通过最自然的身体表达自由流动”。
这些理念,不仅重构了艺术治疗的理论框架,更让疗愈回归“人”的本质:不是“修复问题”,而是“唤醒生命力”。
近年来,“表达性艺术治疗”(EAT)这一融合艺术与心理学的跨学科专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关注。
它不只是画画、唱歌、跳舞那么简单,而是一种通过艺术形式释放情绪、整合自我、促进心理成长的专业方法。
如今,这束由Knill点燃的疗愈之光,将照进红树林心理的课堂。
作为华南地区深耕心理服务19年的专业机构,我们始终以“让疗愈可触摸、可生长”为信念。
这一次,我们特别邀请到Paolo Knill博士的学生、表达性艺术治疗领域的资深导师周德慧博士,带领您亲身体验Knill理论的核心魅力。
周德慧博士旅居德国,这次回国讲课,机会难得,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周德慧博士表达性艺术治疗资深导师个人简介
❖师承表达艺术创始人之一Polo Knill教授、欧洲研究院表达艺术硕士课程总监Margo Knill博士、KUNST EXA总监Lai Ka Kit博士等表达艺术治疗师。
❖德国Essen-Duisburg 大学心理学博士、欧洲研究院表达艺术治疗硕士;
❖现任亚太辅导及心理治疗期刊总编;
❖曾任香港树仁大学辅导及心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游戏治疗硕士课程总监,艺术创意心理学工作室主任;
学术方面:周博士曾任香港树仁大学辅导及心理学系副主任和游戏治疗硕士课程的总监,编著了《護航復元:思覺失調的療癒》等书,其学术成果发表于如《婚姻与家庭治疗》、《精神健康期刊》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理论方面:周博士系统学习掌握Paolo Knill所创立的感知互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论,并在家庭、青少年和创伤工作中对该理论有深刻的领会和心得。
实务方面:周博士曾用游戏疗法、表达艺术疗法和叙事疗法服务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附上周博士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的作品和配诗一则)
Resilience(韧性)
周德慧
Resilience
韧性
is to go forward
when legs are fatigued.
是虽步履沉重
仍向前迈进。
Let the journey continue!
让旅程继续!
Resilience
韧性
is to shed tears
是虽泪滴滑落
till a pearl shines.
终凝成珠
Let the recovery continue!
让疗愈继续!
Resilience
韧性
is to pray
if a challenge is awaiting.
是虽挑战在前仍笃心祈祷。
Let wonders continue!
让奇迹继续!
Resilience
韧性
is to care
after a heart breaks.
是虽心碎之后依然关怀。
Let love continue!
让爱继续!
Love always continues!
爱永远继续!
本次工作坊中,周博士将一次性带领大家体验多种形式的表达性艺术:绘画、诗歌、舞动、音乐等。
周博士带领的工作坊的照片
周德慧博士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在为期三天的工作坊内,她将以其深厚的学养、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Knill理念的深刻理解,带领参加者透过体验式学习去中心感知互动的表达艺术治疗。包括以下内容:
§沉浸式体验感知互动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核心过程。
§探索如何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如视觉艺术、动作、音乐、戏剧等) ,安全地接触和表达内在感受与潜意识。
§体验艺术创作本身作为“疗愈发生场域” 的神奇力量。
§学习在艺术体验中培养自我觉察、促进内在整合与转化。
本次工作坊的核心理念,源于国际表达性艺术治疗领域奠基人之一Paolo J. Knill 教授的去中心感知互动表达艺术治疗的理念。 Knill教授强调 : “低技术高敏感度”原则、艺术作为“第三物”的疗愈力量、现象学取向的体验过程等核心观点,为表达性艺术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精品小班:
限35个名额,确保每位学员充分参与;
✔深度体验:
一次性体验感知互动表达性艺术,包括即兴音乐、视觉艺术、舞动和戏剧体验;
✔你将会收获:
o 一次深度接触国际前沿表达性艺术治疗理论(Paolo Knill学派) 的珍贵机会,为您的专业工作注入新的视角与干预工具;
o 提升对非言语沟通、象征性表达和创造性过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o 在导师引领下的安全场域中,进行亲身体验与自我探索;
o 获得独特的身心放松、压力释放与内在资源发掘的体验;
o 反思人际交往中的连接与界限。
周博士带领的工作坊图片
1. 招募对象: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爱好者、相关从业者、对艺术疗愈感兴趣者等 (无需专业艺术背景)
2. 开班时间:8月15日
3. 课程时间:
8月15日(周五):9:00-12:00、14:00-18:00
8月16日(周六):9:00-12:00、14:00-18:00
8月17日(周日):13:30-17:30、18:30-21:30
4. 课程人数:限35个名额,先到先得。
5. 授课方式:线下授课,无直播或回放。
6. 课程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世纪假日广场瑞思中心
❖温馨提示:请参加者穿方便舞动和席地而坐的裤子或裤裙。
*费用包含三天表达艺术工作坊所需的材料费, 所有艺术材料由会议举办方提供。
*费用不含食宿与交通费。
7月15日前报名享受早鸟优惠:
单人报名:¥2666元/人
2人以上团报价:¥2499元/人
扫码添加小助理微信,备注【工作坊报名】
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周博士在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中的作品和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