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人们一直在热议《幻乐之城》,
据说王菲参加这档综艺节目,
获得了9位数的报酬。
而在其中,
王菲所展现出的性格中的灵动轻巧,
被大家所羡慕和欣赏。
其实,假如我们关注王菲的人生和演艺之路的话,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有着典型健康自恋的人。
首先,
她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她,
所有的表现都比较随心所欲,
但是并不是放纵或者不羁。
她依然有着非常健康的生活态度。
另外,
她也不会为了名利过分的沉溺其中,
总是会想办法活成自己想要的状态,
总之,
你会觉得她内在非常舒适。
另外,
性格中的真实和灵动更让她有和年龄不符的少女感,
这些都是一个人珍视自我的具体表现。
所以,
一个有着健康自恋的人,
她会对自己对他人有着很好的信任感。
她会相信自己是可爱的,
并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
不管别人评价如何。
这样的人认为自己就是值得喜欢的,
即使有人批评她,
也肯定是关心爱护她。
所以,
王菲的松动来自于和自己相处的轻松和他人相处的轻松,
她既不敌视自己也不敌视别人。
她的能量都用在了创造以及和世界愉悦的相处上。
而据说《幻乐之城》里面的另一位男主角黄晓明,
就用力过度。
一直在为某种标准为某些认同,
在谨慎的讨好。
有文章说,这些年,
你可以感受到黄晓明的努力,
你说他一直在耍帅演技几乎为零,
他就用心证明演技想获得主流的认可。
媒体说,黄晓明太挥霍,
他就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节俭。
这对于许多人而言,
或许是一种进化是一种成熟。
可是,
这种成熟,是以否认自我作为代价的。
他不得不阉割自身去适应他人。
而且,
人们还会感受到他身上的一些不真实和吃力感。
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典型不健康自恋的特征,
他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
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
并且会认为别人对他缺乏善意。
实际上,在演艺圈里,
关于健康自恋和不健康自恋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TWINS 组合,
虽然是以美少女双人组出道,
但是阿Sa和阿娇的生活与星路历程却明显不一样。
阿Sa更自在、放松、尊贵,
而阿娇,去除了表面的明艳之后,
却是有点瑟缩和不自信。
当阿娇深陷艳照门事件星路一片黯淡的时候,
阿Sa却可以坦然和郑中基离婚。
他们两个一个好像被生活所迫,
而一个可以自主的享用生活。
而在这背后,
却涉及到自尊以及如何看待他人眼中的自我和如何与他人开展关系等一系列自恋的问题。
那么,
如何区分健康的自恋与不健康的自恋?
首先健康的自恋相信自己是可爱的,
并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
不管别人评价如何。
这样的人首先对自己有一种基本的信任,
认为自己就是值得喜欢的,
即使有人批评我,
也肯定是关心爱护我。
而不健康的自恋,
则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
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证明。
如果遇到批评,
则一定会认为自己不好,
别人是在对我进行恶意攻击。
健康的自恋者,
能够区分自己的想像与现实的差别,
在面对理想的同时,
立足于现实。
对世界、对他人的评价都比较符合实际,
能够较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不健康的自恋者,
他们难以区分幻想与现实。
他们要求现实一定要达到"绝对美好"的程度,
沉醉于自己的幻想。
对他人强求,
要求别人一定要对自己好,
却又不停地抱怨、感叹人心叵测、生不逢时,
在讨好他人的同时,
却不信任他人,
甚至对他人充满深深的敌意。
健康的自恋者,
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他们爱自己,也爱他人,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能够平等、友好地与他人相处,
希望自己过得好,也愿意别人得到幸福。
不健康的自恋者,
他们难以区分自己与他人,
表面上看上去他们自尊心很强,
而实际上,
却是因为无法相信自己。
他们往往自我中心到了不会为他人着想的地步,
他们在夸奖别人的同时,
总是要表明自己更优秀,
甚至不惜贬低他人来标榜自己。
健康的自恋与不健康的自恋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更多的人是处在中间的某个位置,
带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生存着。
那么不健康的自恋是如何产生的呢?
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
这可以追溯到每个人的童年的婴儿时期,
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
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
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
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
当这一上帝被养育者所满足时,
则获得快乐。
照料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全能感,
这也是我们获得对这个世界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础。
这种原始自恋是健康自恋的雏形,
也是成年后人际安全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础。
但是如果养育者迟迟不回应婴儿的需要或者是错误的回应婴儿的需要的话,
那么这个婴儿就会非常受挫,
并导致内心世界的崩溃。
这种养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一方面是因为从来没有被正确的回应过而导致内在狂怒,
另一方面为了活下去,
并且获取他人的关注和赞赏这种古老的内心需要,
而会在成年之后持续的做出许多取悦他人的事情来证明自己。
实际上,
这种通过他人的肯定来满足自己,
正是其内在低自尊和低价值,
原始自恋一直没有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
如果想养出一个有着健康自恋的孩子,
一方面在孩子婴儿和幼年时期,
父母能够在情绪上分享、欣赏孩子的夸大自体,
通过无数次的镜映来满足孩子。
比如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通过母亲的眼睛和表情来了解自己的,
母亲不仅要“看”到婴儿的状态和需要,
还要让孩子从自己的眼睛和脸上看到自己,这就是同调回应。
而一个5岁男孩在看完运动员颁奖后,
费力地爬到高处,骄傲的站上去的那一刻,
父亲把他高高举起,
骄傲地宣布:“儿子,你是世界冠军!”
这就是对男孩夸大自体的同调回应。
如果孩子因恐惧和挫折而投向父母的怀抱时,
父母能够关切地抱起孩子,
坚定而平缓得给孩子以保护和安抚,
就是对孩子理想化双亲的同调回应。
经过无数次同调回应,
孩子就渐渐形成了自体统整感,
渐渐生出自尊、自信、自主。
但是作为一个并非全知全能,
无所不能的人,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疏漏和错误,
这些疏漏和错误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
但是因为曾经被很好的对待过,
这些美好的感觉让自己依然相信自己是好的,
这些恰到好处的挫折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现实感,
并通过可以调用的美好记忆来逐渐发展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 end -
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深圳红树林心理之家”公众号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自恋2”
可获得第二期“自恋漫谈”的音频
听周弗逸老师讲述健康与不健康自恋的故事
· 作者简介 ·
周弗逸,红树林资深咨询师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心理作家、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师。
入驻壹心理、百度问咖、百度医生等国内一线心理平台任心理专家。
《广州日报》、《壹心理》专栏作家,
2015年壹心理最具人气心理作者、
国内最大女性情感平台《心之助》情感专家、签约讲师。
受训中美长程精神分析三年培训项目,
擅长处理女性成长、婚恋情感、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神经症等心理问题。
咨询理念
我只是一个安静而用心的倾听者,愿感受你每一丝伤痕中隐藏的力量。
—深圳红树林心理—
红树林覆盖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
华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100多位国家顶级心理咨询师
12年心理咨询经验
10多万人次的来访者与其家庭
因红树林的陪伴而获益
电话
0755-83665502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侨香三道28号(安托山地铁站)雅福居C座1单元1501号房